宋柯-中国画

宋柯、字无悲、苍然;号北海懒道人;1963年生于北海郡,现居杭州;学者型画家、诗人、作家;
现任职务:
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研究院副主席;
中国美术导报总编;
中国美术研究协会副主席;
中国现代美术研究院副院长;
中法文化访问学者;
中国美院、苏州大学、复旦大学客座教授;
展览记录:
“98世界美术大展” (韩国汉城)
“21世纪中国画学术展”(名家杂志)
日本东京都第53届国际文化交流展(日本书艺院)
“2003年国际水墨学术邀请展”(先锋美术)
国际华人诗书画艺术大展(文化部、中国画研究院)
2007年中国水墨学术创新奖(人民日报)
2010年云水禅心国画展(人民日报,徐悲鸿纪念馆)
2010关公国际书画节金奖( 文化部 山西省政府)
2011“西部写生中国名家写生展”(甘肃美协)
“哈尔滨艺术名家书画邀请展”(黑龙江书协)
2012潍坊国际风筝会书画名家邀请展(山东省政府)
2012“第一届映像江南艺术展”(中国现代美协,杭州美协)
2013“第二届映像江南艺术展”(中国美术研究协会)
2013“第五届中韩牙山艺术展”(韩国书道)
2013中法书画名家交流展(法国巴黎市政府)
2014映像江南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展(中国美术研究协会)
展览收藏:
徐悲鸿纪念馆、炎黄艺术馆、山东新闻美术馆、中国历史博物馆、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、巴彦淖尔市博物馆 、大运河博物馆,宿迁美术馆、安阳博物馆、齐白石纪念馆、中国美协苏州展览中心、牙山美术馆、定西艺术馆、庆阳北地红美术馆。
作品发表:
《先锋美术》、《美术报》、《香港文汇报》、《江南时报》、《美术家》、《诗书画》、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、《中华书画报》、《画界》、《艺术与收藏》、《艺术家》 、《中国当代名家小品集》等。
代表作品:

雪域人物1

雪域人物2

雪域人物3

雪域人物-牧羊女
艺术评论:
亦真亦幻 诗趣盎然
宋柯,字苍然。是一位学者型画家,艺术评论家,诗人与作家。其画情调疏淡平和,笔墨机趣动人,颇具哲理内涵。
宋柯先生画路很宽,人物、山水俱精。人物画笔墨鲜活灵动,气息闲和;山水画含道暎物,格调高雅。不论何种题材的绘画都蕴含着宏观探道,微观探真的格调。在他的画中所有的笔墨构件与符号都赋予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;或淡泊宁静,或优雅真诚,都体现了一派“亦真亦幻,诗趣盎然”的格调。
宋柯先生以多方面的绘画功力与文化滋养自己的作品,从而形成他独具特色的笔墨样式,在中国画传统与现代意识的交融中拓展绘画语言,他的画风既是传统的,也是现代的,是现实主义的也是浪漫主义的。他的人物画笔墨鲜活灵动,气息闲和,饱含深情;柔韧的线条、多变的墨色、意象的色彩、舒缓的节奏,画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的诉求,赋予了时代气息和现代文化的品格。
中国人物画向来重视“以形传神”,向来重视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。具有高尚审美内涵与文化品位的人物画,成为人类文明的精神花朵。受中国传统的儒、道文化的影响,宋柯先生的人物画追求“志于道,居于仁,游于艺”的意境,强调以形写神的艺术品位,善于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描绘人世生活的场景。他遵循传统创作规律,不照抄自然,而是紧紧抓住人的生活际遇、思想情感给以强化性的表现。它既重视“真”的认识作用,又注意“善”的艺术表达,强调夺造化而怡情的审美追求。画面充满着有意味的诸多元素,笔墨鲜活,形象生动,画面富有情致。线条灵动多变,疏淡相映,韵味独特,抒写了浓厚的情感与生活痕迹。画面强调 “写” 并重‘意’。在写实的基础上强调其表现性,重视“意笔”含蓄简约属性的表达。画家在这里以自己的认知和艺术素养进行艺术的取舍。在真、假之间,逻辑与非逻辑之间确定造型与意象之间的关系。作品在符合艺术规律而不是客观规律的匠心中延伸,展示了广阔的诗意空间。
中国古典绘画理论中的重要美学范畴是太极,太极包括“道”与“气”两方面构成的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。宋柯先生的山水画体现着“道”的意识,造型、结构、空间充满了东方哲理的关照.。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突出的意态审美内涵。空灵的天地宇宙,抒发出幽幽情思。在对天地自然的虚静观望中,领悟出生命的真谛,井将之融化于精神。在寄内心情怀于山水同时,佛学禅宗思想自然渗入画家的心象之后,开始追求虚静、幽深、旷达的“意境”。从而获得生命意识和自然味象。
宋柯的山水画方法上呈现了实证性、解索性和可喜的重构性,他不为成法所羁绊,学术性地走在探索的路上,显示着浓厚的学术态势,表现出了他艺途探索的特殊意味。“道艺相合” 是他的山水画的精神。宋柯重视水墨技巧的创造与发挥,他根据主题情调的要求,手法灵活多变,以笔、墨、色、纸的不同结合方式,创造特殊的艺术效果,追求的审美理想的精神境界;在品味、感悟中升华为审美的理想和精神境界。契合了人们所向往的美的要求,激发了人们对理想境界的联想和追求; 古人云:“画如其人”。宋柯的画纯真、恬淡、自然,与他的为人一样,不事雕琢、平淡天然,横涂竖抹,逸笔草草,创造性的丰富了墨语言,线的风采。
宋柯的画从审美、构思、创造形象、笔墨表现,都充斥着“意”的发挥。情意、画意、意蕴、意趣并生。画面设色也有“意”考究,既注重意境、情感与质感的表现,又追求华美神韵。书写与抒情性的线力求和造型融会一体,既可见出书法的灵性与美,又不失其意趣。不但具有抒情性,而且具有现代的画性。
艺术心理学表明:绘画创作与心理活动紧密相联,对于画家来讲绘画创作中的心理现象有先天的因素,如对于某中颜色的偏爱,对于某种形式的反映等;也有后天的因素,如生活阅历,审美立场,个人文化修养等,对于作品的内容、形式都将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。从宋柯的人物画作品中明显可以读出画家的人生与文化修养,可以看到画家澹泊的心态与超然的情怀。
孔子曰: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”.宋柯的人物画不但注重文化内涵的扩充,而且注重技法的美感,可谓“文质并胜”。他重视生活感受,将传统技法综合、创造性运用。他的技法来自传统也来自生活。他运用并创造不同的表现技法,他的画法就是“无法而有法”。读宋柯的画会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:绘画中的笔墨与气韵等实际上都是具有文化性的。内养功夫深厚,审美心胸澄澈,才能在自然中激发出特异的审美灵光,并陶冶溶化为个人的绘画语言。
撰文:张道森(知名评论家、教授、研究生导师、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)
上一篇:李锋-陶瓷
下一篇:石虎---著名艺术家